专题配音新冠肺炎抗击者
2021-04-01
没有一个国家不经历风雨,只有经历风雨才会成长。相信经过这场疫情,中国会更加优秀,更加坚强。相信中国,相信武汉,一切都会好的!——刘涛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刘涛主动请战,瞒着母亲回到家乡武汉,成为第一批驰援湖北的逆行人。在武汉市第五医院重症病房开展新冠肺炎救治工作。重症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必须密切关注病情发展。刘涛每天穿近四层工作服的防护装备,在病床边观察病人的病情,安慰患者心理。做过胆囊手术的刘涛,消化功能不好,为了节省防护装备,不吃不喝,不上厕所。15个小时下来,双侧脸颊满是压痕,甚至破损。换班休息时间,刘涛还把所有病例摘要手抄了一份,方便自己掌握患者病情,也方便其他同事掌握。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党员,刘涛在危难时挺身而出,报答国家,报答组织对自己的培养。他说:“我必须义无反顾,这是我作为一个临床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这点痛,这点累,算什么呢?患者病情稳定、好转了,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战役。英雄的城市武汉,加油!——徐超
徐超在武汉核心“战区”工作,他认为自己只是换了个工作场地。每天准时出现在病房,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的病痛。无数个电话告知家属患者病情,减少他们的担心。安慰患者因疾病引起的紧张、焦虑与不安。在这期间,他有过因为压力而彻夜难眠,但每次进病房,他都面带微笑,步伐坚定,声音洪亮,因为他坚信在医疗队的努力下病人能康复出院。同时他也感谢每位患者。他们每次的点赞,每次的鞠躬,每封感谢的短信,一句徐医生您好的问候,看着他们出院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些都是支撑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白衣天使为您守护一片蓝天,让我与您同行!——余知依
余知依在临床护理岗位工作11年,身为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奔赴前线,去时还不是党员,但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她一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到达前线的第一时间便写下入党申请书,并通过组织考验获批火线入党成为预备党员。她担任了重症护理组组长,主动承担任务最重最难的工作,组织安排好队员的工作任务,为组里成员把好安全关,一丝不苟的检查每一名队员的防护安全,让整个队伍零感染,顺利完成任务。工作中主动帮助每一名队员完成各项工作,确认所有队员安全结束工作后最后一个离开病区。面对患者她永远付出更多的耐心细心,照顾到每个人的情绪,让患者有着极大的安全感。
不畏艰难,不畏劳苦,尽我所能,愿我所行,尽是所需,惟愿患者,尽都康复!——周世妹
周世妹大病初愈主动请战,随江西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来到武汉。她不怕苦,不怕累,为节省防护用品身体出现不适也咬牙坚持。时刻将患者的需要摆在第一位。她耐心地与患者沟通,开展情志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她不嫌脏,为危重患者进行细致的生活护理,协助患者床上大小便、翻身、擦洗、喂食等。她将中医特色治疗带进病房,为失眠患者进行耳穴压豆治疗和改善睡眠质量,深受患者好评。
我愿如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刘筱珺
今年48岁的刘筱珺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派出支援年龄最大的护士。刘筱珺平时做事沉稳踏实,一直默默地完成好本职工作,但心中总有一种“英雄主义”情结,很想到一线去支援。得知第一批医疗队员没有她,她十分失落,自己在家喝起了闷酒。她说:“我就想到前线去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终于如愿,她成为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员,近30年临床护理经验造就的警惕性和谨慎度,她会根据病人的状态来判断他们的情况。一位20多岁的患者电子测量体温没问题,但看精神萎靡,饭也不吃。刘筱珺凭经验感觉有问题,就用水银体温表再量了下体温,发现确有误差,并马上报告当班医生,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
愿疫情早日结束,春天如约而至,我们一切安好!——闵彩云
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每个人都激情满满地希望去为患者提供直接的医疗服务。但闵彩云的工作岗位是感控护士,监督战友们穿、脱防护服是否按流程规范执行,是否到位,消毒液配制是否合格,“三区两通道”进出是否符合要求,环境消毒、物表消毒是否到位。医护人员穿防护服时,闵彩云检查检查又检查,脱防护服时,叮嘱叮嘱再叮嘱,总是时刻提醒,确保战友们穿上病毒不侵的盔甲,为战友们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在闵彩云等一丝不苟的严格检查监督下,所在的方舱医院实现零感染。
武昌方舱战病毒,不胜疫情终不还。——欧阳萍
方舱医院投入使用十分匆忙,很多条件不完善硬件设施很不完善,欧阳萍克服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巨大困难,迅速投入工作,用真心换真情,用耐心换理解,用更好的服务,解决病人存在的难题,换得病人早日康复赢得患者尊重和好评。她以坚强的意志,克服各种条件不足和身体不适,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咬牙坚持,持续高强度工作。同事因身体不适不能上班,她在没有休息好没有吃好的情况下冲上前去顶岗,提供正常的服务保障。她虽然年轻却因表现优异,先后成为组长,大组长。
面对疫情,积极乐观的情绪、健康向上的心态,也是一种强大的免疫力。——李少峰
李少峰刚到随州时,一个县级医院有一百多名确诊病例,包括骨科的、外科的医生都全部冲上一线。李少峰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考虑到当地医生超负荷运转,李少峰主动要求把重症患者放到他这一组,为当地医生减轻压力。他认为江西援助人员呼吸科和重症医学科医生比较多,治疗起来更有针对性。在江西援助队的帮助下,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住院患者3月8日实现清零目标。李少峰参与治疗的患者达54人,其中7人为危重病人,所有患者治愈出院,无一人死亡。
赣鄂医护共相随,战疫情风雨同州!——唐文静
为了做好去一线的准备,她每天都戴着口罩在小区跑步,只为增强体质,让自己有更好的身体素质适应复杂的疫区战斗。唐文静抵达随县中医院时,医院还在紧急改造中,病房设施有限,医疗物资紧缺,人员也不足,唐文静迅速参与病房改造任务中来,把普通病房临时改造成感染病房。唐文静心细如发,注意到一位2岁小女孩和奶奶一起被隔离,小孩年幼,她对此十分心疼,当起了临时妈妈,给予小女孩特别关照和护理,让小女孩不再孤独害怕。
抗疫救人,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中医,我敢上、能上、应该上。——梁启军
到了支援定点随州曾都医院,梁启军第一时间进病房了解病情、安慰病人。即使从诊断角度不用看舌象,他也坚持看,因为看了可以和患者把病情沟通得更具体,让患者真切感到被关心,消除被嫌弃的和紧张心理;即使不用脉诊那么久那么近,也要脉诊,要让患者真切感受到江西带来的关心和不惧安危。他充分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全面执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使曾都医院中医治疗参与率达到100%。在诊疗过程中,他发现有些患者核核酸不易转阴或者肺部病灶不易吸收,结合曾都医院不具备一人一方的条件,创制通治方肺爽合剂,针对性治疗提高疗效,临床疗效良好。
愿疫情早日结束,世界重归安详!——楚瑞阁
楚瑞阁是参与应急医疗的老兵了,曾三次请战两次出征,2008年参与了对小金县医疗援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又义无反顾递上了请战书,驰援前线。他迅速来到了患者身边,第一时间掌握了在院68个病人的基本情况,为每一个病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与所有病人成为微信好友,通过面诊、微信、电话结合,随时动态了解病人的即时状态。楚瑞阁既治病也治心,与患者聊天帮助舒缓心情。他被任命为江西省援随前方指挥部支援医疗队随县二病区临时党支部书记,他带头捐款,购买鸡蛋、牛奶,并拿出自己的营养品分发给患者,保障患者营养。
热敏灸深入“疫线”,贡献战“疫”力量——黄仙保
黄仙保师承热敏灸创始人陈日新教授,他成为江西省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定点医院热敏灸治疗组成员,率先进入隔离病房实施热敏灸治疗,发现新冠肺炎患者普遍存在热敏穴位,需要艾热刺激,很适合热敏灸治疗。他探索出新冠肺炎患者热敏穴位高发区大都存在于腹部,为热敏灸参与新冠肺炎治疗积累了成功经验。应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请求,他和同事邱祺紧急援助蕲春县,指导当地新冠肺炎热敏灸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并帮助蕲春实现新冠肺炎住院病人“清零”目标。
治病救人乃是本职,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医师,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邱祺
邱祺是江西省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定点医院热敏灸治疗组成员,她每天进入病区为新冠肺炎患者实施热敏灸治疗,并有效改善了患者症状。相较于其他治疗,热敏灸治疗跟病人接触时间长,危险性大,穿着厚重防护服操作难度也大增,她克服困难,接受挑战,为患者提供了热敏灸服务,让患者从不了解到全面接受、再到享受,为热敏灸参与新冠肺炎防治积累了经验、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应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请求,她和同事黄仙保紧急援助蕲春县,指导当地新冠肺炎热敏灸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并帮助蕲春实现新冠肺炎住院病人“清零”目标。
荆楚千湖沐风雨,神州八方俱驰援。医护并肩共战疫,不胜瘟君誓不还。——万蝉俊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万蝉俊一袭白色战袍,毅然递交了抗疫请战书。在国家人民需要之时,绝不退缩。他的妻子,也是医院的一名医生,与他同呈战书,共抗疫情。“没有大家,哪有小家”,父母教诲萦绕耳旁,在亲人们的支持下,他全身心投入一线战疫。他工作的疫区环境复杂多变,队员们身心压力巨大,他为支援鄂州的前线公安干警做好安全防护、疾病救助等医疗服务,用自己的专业和爱心,为战友们的身心健康提供周到保障。